
在近日傳聞將推出新型號「GB500」之際,不妨回顧 1985 年問世的 「GB500TT」。本次正是要介紹在賽車復刻熱潮中,被譽為「經典賽車復刻版」的全新概念。
內容大綱
擁有「Tourist Trophy」之名的經典賽車復刻版
HONDA 首度冠以「GB」之名的摩托車,是1983年發售的「GB250 Clubman」。該車是以「CBX250RS」的車架和引擎為基礎,外觀則融入了古典英倫風格的設計。搭載的雖為氣冷四行程DOHC單缸249cc引擎,但擁有最大馬力30PS/9000rpm、最大扭力2.4kgm/8000rpm,屬於高轉速、高輸出的設定。

作為GB系列首款車型的「GB250 Clubman」,憑藉承襲自CBX250RS的氣冷DOHC引擎,成為深受歡迎的250cc車款。
在GB250 Clubman 問世約兩年後,1985年7月推出了400cc的「GB400TT」,8月再發表了500cc的「GB500TT」及裝配大型子彈型整流罩的400cc「GB400TT MkII」。設計上採用與GB250 Clubman同系的古典英倫設計風格,動力則搭載了SOHC 4汽門單缸引擎。車名中的「GB」意指「Great Britain(英國)」,「TT」則代表「Tourist Trophy」。「Tourist Trophy」源自於英國屬地曼島上起源且持續舉辦至今、可稱為摩托車的傳統賽事「The Isle of Man TT(曼島TT大賽)」。

「GB500TT」是在鋁合金車架+多缸引擎的全盛時期中,一款以簡潔卻充滿力量感的經典賽車風格打造、深受行家喜愛的車款。

「GB400TT」是以500的引擎為基礎,縮小缸徑與行程使排氣量降至399cc。

「GB400TT MkII」則配備了當時剛通過認證的車架安裝式大型整流罩,並採用單人座設計,進一步強化了賽車風格。
相較於競爭對手 SR 而顯得短命的 GB
當GB500/400TT 1985 年上市時,400cc 與 500cc 級距的單缸摩托車已有1978年問世的Yamaha SR系列,因此GB500/400TT自然被視為其競爭對手。SR400/500 搭載源自越野車「XT500」系列的引擎基礎,而GB400/500TT 的引擎同樣以越野車「XR500R」系列為藍本。SR500 的缸徑×行程為 87.0×84.0mm,SR400 則為87.0×67.2mm,僅透過改變行程調整排氣量;相對地,GB500 為92.9×75.0mm,GB400 為84.0×72.0mm,缸徑與行程均經過修改。規格方面,同期 SR500 的最大馬力為32PS/6500rpm,而GB500TT 為 40PS/7000rpm;SR400 為27PS/7000rpm,GB400TT則為34PS/7500rpm,可見 GB系列在性能數據上佔明顯優勢,加上同時具備電發與腳踩發的啟動設計,更加提升了操作便利性。

本次拍攝車輛加裝多項改裝部件,進一步強化騎乘表現,令GB系列的魅力倍增。

500cc版本僅設定單人座,展現開發者「不迎合市場潮流」的堅持。

相對之下,競爭對手 Yamaha SR 則因應市場需求,在1985年式將前煞車由碟煞改為鼓煞,轉向古典運動路線。
然而,在性能與設計上都極具完成度的 GB500/400TT 在上市三年後,1988年便停產。相比之下,SR500 持續生產至1999年,SR400 更一直延續到 2021年才停產,成為超長壽車款。是什麼導致了兩車截然不同的命運?當然箇中原因有多重因素,但 GB的完成度過高可能才是重要關鍵。
SR 系列原本並非針對古典市場路線,而是因改裝成古典風格蔚為風潮才順勢而為。相反地,GB系列一開始便將「古典賽車風格」呈現得幾乎無懈可擊,反而缺乏改裝空間。換言之,充滿改裝「餘地」的SR 隨著時代演變,持續作為不斷調整風格的改裝素材而受到玩家青睞。在SR 改裝熱潮日益高漲的背景下,GB500/400TT僅三年便停產的原因,或許正源於其「無懈可擊」的特質。
當SR400 於 2021年停產之際,Honda 適時推出「GB350」。這台承襲 GB 之名的全新車款,在競爭對手停產的時機點投入市場,兼具時尚外型與易操控特性的「GB350」旋即成為廣受騎士支持的超人氣車款。

承襲「GB」之名的「GB350」搭載氣冷 SOHC 348cc引擎,並以簡約古典的設計成功捕捉當代年輕族群的目光,成為熱門車款。

更具運動化風格的「GB350S」,採用輻射胎與17吋加寬後胎等配置。擋泥板亦改為短版設計,整體造型更顯運動化。

「GB350C」配備深型擋泥板與前後分離式座墊,強化了古典設計的元素。
具有HONDA特色的高完成度單缸運動摩托車GB
本次拍攝的是「GB500TT」,這款500cc車型自1985年上市後未經改款便停產,因此僅存在單一世代。GB500/400TT 上市的1985年正值賽車復刻熱潮巔峰時期,老實說當時追求規格的年輕騎士對單缸車興趣不大,但它憑藉極高性能,加上令資深騎士懷念的造型,仍吸引了一批忠實愛好者。時至今日,其設計與卓越騎乘性能重新受到認可,加上產量稀少,二手車價行情持續攀升。

雖然採用分離式手把,但因設定較高,騎姿不會過於前傾。腳踏位置雖稍高,但幾乎位於身體正下方,騎乘自然不違和。

身高171cm、體重65kg的騎士雙腳著地時,腳跟會微微懸空,但不會感到不安。

簡約的圓形頭燈由鋁製頭燈支架支撐。各部零件的高品質可說是GB的特色之一。

採用簡約的同直徑雙圓儀表。錶盤為典雅黑色,將各指示燈整合於轉速錶內,營造簡潔的駕駛界面。

左側開關總成安裝了頭燈切換、方向燈、喇叭、超車燈等開關以及阻風門拉桿。

因這輛車改裝了快速油門,右側開關總成已更換,煞車總泵的油杯也改為分離式設計。

古典賽車風格的油箱容量達17公升。油箱上的本田之翼標誌,原本應該下方印有「HM」Logo的舊版設計。

坐墊尾端印有「TT」與「HONDA」Logo的單人座椅,是GB500TT的設計美學重點。

鋼製後擋泥板,搭配長方形尾燈,讓車尾的設計簡潔俐落。

腳踏支架採用鋁製,單座設定的500cc車款未安裝後座腳踏。
如同前文所述,「GB500TT」是採用以「XR500R」為基礎的氣冷四行程4汽門單缸498cc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40PS/7000rpm,最大扭力4.2kgm/5500rpm。不僅能推動這台乾燥重量僅149公斤的輕量化車身,展現強勁加速性能。車體採用鋼製半雙搖籃式車架,搭配 35mm 正立式前叉與雙槍後避震。輪框為前後18吋鋁製輻條鋼絲框,煞車方面,前碟煞後鼓煞。此外,前後擋泥板與側蓋等部位都採用鋼製零件,提升了整體的金屬質感。

500cc引擎缸徑×行程為 92.9×75.0mm,排氣量 498cc。可輸出最大馬力40PS/7000rpm,最大扭力4.2kgm/5500rpm。

引擎以 XR500R 為基礎,汽缸頭上刻印的「RFVC」代表「Radial Four Valve Combustion Chamber」機構,此機構將四個汽門呈放射狀配置於理想的半球型燃燒室中,以實現卓越的燃燒效率。

前避震採用35mm 前叉與18吋輻條鋼絲框組合。輪框為鋁製,前擋泥板為鋼製。

原廠即配備前碟煞。這輛車的前煞車卡鉗已更換為Brembo 的對向四活塞卡鉗款式。

後避震為雙槍形式,這輛車已改裝為 WP製避震器。

後煞車採用機械式領從蹄煞車(Leading Trailing),並以黑色塗裝讓底盤視覺顯更緊湊。
這輛拍攝車經前車主進行了多處改裝,推測是為了提升車輛的騎乘性能,而換裝 Brembo 煞車卡鉗、WP製後避震與大型機油冷卻器等。對於GB500/400TT 這款車而言,不僅具古典氣息、更被打造為性能扎實的車款,比起只追求風格外觀的改裝,提升騎乘性能所做的調校,或許更為適合也更符合其本色。
GB500TT主要規格(1985年)
・長×寬×高:2100×690×1060mm
・軸距:1405mm
・座高:775mm
・車重:149kg
・引擎:氣冷四行程SOHC 4汽門單缸498cc
・最大馬力:40PS/7000rpm
・最大扭力:4.2kgm/5500rpm
・變速系統:往復式5檔
・油箱容量:17L
・煞車系統:前=碟煞、後=機械式リーディングトレーリング / 機械式領從蹄煞車
・輪胎規格:前=90/90-18、後=110/90-18
・價格:46萬9000日圓(當時售價)
拍攝協助:Bike 王 つくば筑波絕版車館

集結各類絕版車的展示中心。庫存眾多包含不同配色版本,必定能找到心意車款。
地址:茨城県つくばみらい市小絹120
電話:0297-21-8190
營業時間:10:00~19:00
公休日:每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