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Yamaha MT-07 Y-AMT & MT-09 Y-AMT 更有玩樂趣味的自動波

去年Yamaha Motor先後發佈了兩款MT旗艦街車的換代升級車型,分別是MT-09和MT-07,除了標準版本外,還有Yamaha首次搭載手自一體變速箱的AMT版本。Y-AMT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的駕駛選擇方式,讓Yamaha繼續領於當下造車潮流。

 

Yamaha中大排量街車,2025款的MT-09和MT-07,與她們的Y-AMT版本,同屬第四代MT系列迭代車型,外型和配置都進行了大量更新,特別是MT-07的避震、車架和電控方面升級。2013年隨著直二引擎的MT-07和直三引擎的MT-09推出,Yamaha正式宣告取代直四引擎代表的FZ6和FZ8時代。

 

 

Y-AMT半自動變速系統(全稱Yamaha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系統無需操作進合器,僅需通過車把上的撥開關即可手動換檔。這是繼MT-09 Y-AMT之後,首次在CP2引擎的MT-07搭載此系統的車型。

 

 

新款MT-07和MT-09是共享Y-AMT系統,這系統最大特點就是將傳統換檔時手腳並用的肌肉記憶徹底改變。因為沒有左邊牛角和換檔桿,如今可以完全解放左腳,只需左手食指(加檔)和拇指(減檔),撥車把左邊按鍵進行推檔操作。

對於MT(手動換檔)和D與D+這兩個自動檔模式之間切換,可以通過車把右邊的按鍵選擇。其中D檔更適合日常駕駛,它是綜合各方面平衡的自動換檔功能,而D +檔則屬於激進駕駛模式,意思引擎在更高轉才會進行自動換檔。

 

除此之外,Y-AMT與YRC(Yamaha Ride Control,Yamaha)可自定義騎行模式的電子輔助系統一起協同工作,互補協調動力曲線,以最佳引擎運作狀態輸出。與MT-07標準版相比,Y-AMT還具有巡航控制設置,在長途旅程中提供更輕鬆的騎行感受。

引擎

新款MT-07的兩個版本,共享一個CP2動力平台。繼續沿用水冷四衝程直列兩氣缸DOHC引擎,每汽缸四氣門。排氣量為689c.c.,缸徑和行程分別是80.0mm x 68.8mm,最大馬力輸出73.4ps/8,750rpm,最大扭力比舊款輕微提升,新款為6.8kg-m6,500rpm。

其中進氣結構部件經過優調校,包括有空氣過濾盒、進氣管的參數經過重新修改,動力在保持原有的馬力峰值之餘,同時提高了少許扭矩輸出,讓引擎更具運動性和油門反應。新款還配置了F.C.C品牌的A&S滑動離合器。

 

新款MT-07的兩個版本繼續沿用689c.c.水冷四衝程直列兩氣缸DOHC引擎,每汽缸四氣門,最大馬力輸出73.4ps/8,750rpm及最大扭力6.8kg-m6,500rpm。

新款MT-07的兩個版本繼續沿用689c.c.水冷四衝程直列兩氣缸DOHC引擎,每汽缸四氣門,最大馬力輸出73.4ps/8,750rpm及最大扭力6.8kg-m6,500rpm。

 

車架

作為第四代MT-07,不僅對外觀進行了迭代變款,前車架也進行了大幅度優化。為了不影響原有結構下提升操控,鋼管車架改善了管材的直徑和厚度,從而增加了車架的抗扭性,巧妙之處是整體剛性數據比舊提升了約12%,但車架重量控制在原有挸格不變。

後搖臂為左右不對式設計,它與車架的鏈接件也是新設計,經過多項車架提升,配以強度更佳的倒立式前避震,讓整體操控得到更最大化的穩定性和操控性。

 

第四代MT-07的前車架也進行了大幅度優化,鋼管車架改善了管材的直徑和厚度,從而增加了車架的抗扭性,巧妙之處是整體剛性數據比舊提升了約12%,但車架重量控制在原有挸格不變

第四代MT-07的前車架也進行了大幅度優化,鋼管車架改善了管材的直徑和厚度,從而增加了車架的抗扭性,巧妙之處是整體剛性數據比舊提升了約12%,但車架重量控制在原有挸格不變

 

新款MT-07首次採用倒立式前避震,前避震升級為41mm叉芯直徑倒立式避震,行程130mm。後單筒彈箕避震經過升級,行程130mm,具有預戴和回彈阻尼可調。前煞車首次配置放射式卡鉗。

 

電控

新款MT-07以及Y-AMT版本的輔助電控,其中包括YRC(Yamaha Ride Control)騎行輔助系統,YCC-T(Yamaha Chip Controlled Throttle)電子控制油門。而YCC-T則是首次應用在MT-07上。

MT-07/Y-AMT版,在電控投入十分豐富。TFT全彩儀錶板可提供四個不同主題選擇。配備六軸IMU傳感器,包括TCS防後輸打滑牽引力系統、SCS防側滑、BC煞車控制和LIF前輪起頭控制等、為賽道而設的BSR(前後輪差速調節),可提升在複雜路況下的穩定性。

還有巡航控制系統、電子快排(標準版)。動力模式方面有四項選擇,分別是Sport(運動)、Street(街道)、Rain(雨天)及提供兩個Custom(自定義)。keyless無匙啟動裝,省去插鑰匙的傳統操作,該設計還有油缸蓋開啟與關閉功能。

 

MT-07/Y-AMT版,較舊款增加不少電控配置。包括配置全新的智能互聯的5英吋TFT全彩色儀錶板咪表。

動力模式設有三項選擇,其中有Sport(運動)、Street(街道)、Custom(自定義)之外,還配置TCS防後輪打滑牽引力系統,以及可額外選裝的第三代雙向電子快排,還有繼承YZF-R7跑車的滑動式離合器,能有效減少退檔操作的鈍挫感,並減少約22%的離合拉桿力度。

Sunny試車感受

今次測試的是一款自動波電單車,在騎仕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動波綿羊是使用CVT傳動系統,但其實日本車廠研發了一種所謂DCT技術已經有10年時間。

而今次這輛躍馬全新MT07 Y-AMT就是配用上這種技術,以一個傳統離合器再加上一個DCT電子系統,令到車輛能達至如自動波的操控效果,而且是十分之輕巧。筆者試車後就覺得很好玩,在此就向大家講解一下這個「自動波」是如何運作的。

自動波系統就分為D及D+兩個模式,D模式是於較低轉數時就會轉高波,是一個比較休閒及慳油的駕駛模式,D+模式則是將轉數拉高了才會轉高波,令駕駛時有明顯的分別。

在左邊軚把的掣盒頂端設的一個+/-按鍵來操作,食指控制轉高波,拇手就負責轉低波。

 

 

“筆者試車時曾嘗試用1波推高轉數,引擎就即時俾到一個較強的爆發力。不過在試車時就沒有使用過高波及進入「紅區」,全因車輛仍是很新淨,所以筆者只是用手動轉回高波。”

“途中也曾使用過2波及3波,反應很像於日常駕駛的普通街車的反應,當然拖波亦都可以,於高轉數時拖低波,亦有拉高轉數的反應出現。”

“筆者認為去到高轉數的某一個範圍都會跳上高波,因為真的不想強行測試這個系統,所以並沒有嘗試去到很高轉數令系統自行跳高波。”

“試車時也遇上一些凹凸不平的路面及坑渠蓋,避震系統也能承擔應負的責任。至於彎向性方面,個人就覺得有很高的玩樂性,可能因為不用兼顧操控離合器及拖波的動作,進入彎位時只需專注於油門及入彎動作,就可以甚為暢順。”

“總括來說,個人就覺得今次這款躍馬MT-07 Y-AMT的自動波系統是有很高的玩樂性,可以令人很有信心及簡易地操控車輛。不過就發覺原來沒有了極力子,遇上塞車要攝車罅時,就不能再做半極力子的動作。”

筆者也問及代理MT-09會否返普通版,他們說MT-09隻會返有離合器的SP版,而普通版就只有自動波版本。筆者相信購買MT-09的用家都是鍾愛其高性能表現,SP版更是不二之選。

MT-07的引擎表現就無需多講,因為現時已經有很多用家在使用中,更是好評如潮。今次主要講解的是車輛配用的自動波,與及更換了的避震系統。自動波是使用傳統的有極力子片及有波牙的波箱,再加入了一個電子系統,於騎仕入波之前將離合器分開,當再扭動油門時就會慢慢與離合器接合,令車輛行駛。

另外電子系統於引擎達至某一個轉數時,就會自行轉波。整個過程好像很複雜,但只要查看這個系統的結構圖表,其實也十分簡單,所以當系統運作時是十分之輕巧,在引擎外觀上是完全看不到添加了任何東西。

前文也曾提MT-07 Y-AMT已換了新避震系統,前避震已經用上了倒立式前避震,雖然不能調校,但剛性已加強了。不過筆者就覺得前後避震可能因為尚未完成Run-in期,所以感到有點偏硬(個人就喜歡較舒適的避震設定),尚算可以接受,因為試車時也遇上一些凹凸不平的路面及坑渠蓋,避震系統也能承擔應負的責任。

 

至於彎向性方面,個人就覺得有很高的玩樂性,可能因為不用兼顧操控離合器及拖波的動作,進入彎位時只需專注於油門及入彎動作,就可以甚為暢順。

至於彎向性方面,個人就覺得有很高的玩樂性,可能因為不用兼顧操控離合器及拖波的動作,進入彎位時只需專注於油門及入彎動作,就可以甚為暢順。

 

至於彎向性方面,個人就覺得有很高的玩樂性,可能因為不用兼顧操控離合器及拖波的動作,進入彎位時只需專注於油門及入彎動作,就可以甚為暢順。當然前題是於入彎前先做好手動拖波,因為如果使用D模式時,系統就會轉用高波及較低的轉數,之後才跳至低波。但如果在彎中仍想保持一定的轉數,就要以手動拖低一個波段。筆者於試車初時也不太習慣,因為日常要做前述的動作時是慣用左腳,但試車時就需要改用左手拇指負責操控。

最後就是Y-Connect及Garmin StreetCross應用程式,同廠也有一些車款使用,不過筆者之前就未試用過,所以今次就嘗試使用這個導航系統。首先在電話下戴了一個App應用程式及亞洲版地圖,大約有2G數據。

但筆者今次就不是採用全個地圖,只是使用語音部份及「箭嘴」提示,因為螢幕未夠大令筆者的「老花眼」能看清楚地圖,所以採用較為簡單的語音,因為可以使用隨身攜帶的藍牙耳機,與及螢幕顯示箭嘴來導航,於前行幾多米後轉左或轉右,個人就覺得更容易查看。指示尚算準確,因為筆者並不是時常觀看地圖,且要同時兼顧試車時的其他事情。

總結

在整個MT車型家族裡,舊款MT-07受歡迎程度,不及入門級的MT-03和準公升級的MT-09,所以第四代新款採取重大革新方案,包含引擎、車架、避震系統和造型都獲得全面升級,運動性能大幅提升。Yamaha對新款MT-07/Y-AMT的諸多技術投入,可以窺見出有意提升知名度,從而增強在同級中的競爭力。

 

2025 Yamaha MT-07 Y-AMT規格表

全長:2,065mm

全闊:780mm

全高:1,110mm

軸距:1,395mm

座高:805mm

最低離地距:150mm

濕重:187kg

油箱容量:13L

引擎:水冷四衝程直列雙汽缸DOHC 8氣門

缸徑x行程:80.0 x 68.5mm

容積:688c.c.

壓縮比:11.5:1

最大馬力:73ps/8,750rpm

最大扭力:6.9kg-m/6,500rpm

供油系統︰電子燃油噴注

點火:TCI

起動:電動

驅動模式:鍊條

離合器/波箱︰濕式多片6前速

波箱比︰(1)2.846 (2)2.125 (3)1.631 (4)1.300 (5)1.090 (6)0.964

1/2次減速比︰1.925/2.687

前傾角︰24.2度

拖恵距︰93mm

耗油量︰4.1L/100km

碳排放量︰97g/km

車架:鑽石型鋼管

前懸掛系統:41mm正立前叉,行程130mm

後懸掛系統:鍊接搖臂,行程130mm

前制動系統:298mm雙鑽孔碟配四活塞卡鉗

後制動系統:245mm液壓單鑽孔碟配兩活塞卡鉗

前輪胎:120/70 ZR 17M/C(58W)

後輪胎︰180/55 ZR 17M/C(73W)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屆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