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反擊!CB1000F 正式發表,價格比Kawasaki Z900RS 更進取,復古街車大戰開打

Honda (本田)宣布,將於 11 月 14 日,在日本全國的 Honda Dream 經銷商發售 CB1000F ,以及其豪華版 CB1000F SE。這兩款車型在今年春季的電單車/摩托車展上首度公開,因被被視為重現昔日 CB750F 而成為熱門話題。標準版(STD)定價為139萬7000日圓,SE版為159萬5000日圓,預計年度銷售目標為5,000輛。

與基礎車型 Hornet 意外地截然不同

CB1000F 自今年春季在大阪及東京電單車/摩托展上以「CB1000F Concept」概念車的名義登場以來,掀起熱烈的討論,如今終於正式發布。價格與發售日期方面,標準版(STD)為139萬7000日圓,將於 11 月  14 日上市;而配備了 比基尼頭燈整流罩 (Bikini Cowl)、加熱手把(Grip Heater)等豪華裝備的SE版則為159萬5000日圓,預計於 2026 年 1 月 16 日推出。

關於此車款是以搭載 SC77 型 CBR1000RR 系列引擎的 CB1000 Hornet 為基礎,並披上令人聯想起 1979 年登場的 CB750F 經典外觀…等資訊已被各界多方報導過,因此本文將集中介紹最新公布的詳細內容。

 

Honda CB1000F

Honda CB1000F SE

Honda CB1000F SE

 

引擎變更了進排氣凸輪軸

與CB1000 Hornet不同,CB1000F更換了凸輪軸,並針對汽門正時(Valve Timing)與揚程(Lift)進行了優化。其最大馬力為124ps / 9000rpm,最大扭力為10.5kg-m / 8000rpm。相較於Hornet( STD標準版無排氣閥門,數據為152ps / 11000rpm、10.6kg-m / 9000rpm),馬力下調了28ps,藉此重新塑造出更適合CB系列、著重於低中轉速的輸出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引擎左右兩側汽缸採用了不同的汽門正時。這項技術首次應用於 2010 年發表的氣冷四缸 CB1100,它能在保持各汽缸最佳燃燒效率的同時,營造出如同化油器車款那樣恰到好處的不規律感。據悉,這項設計與全新設計的進氣喇叭口(Air Funnel)互相配合,共同營造出充滿脈動感的渾厚排氣聲浪。

此外,波箱/變速箱的 1 至 3 檔縮短了齒比(Hornet:2.285/1.777/1.500;CB:2.642/1.941/1.583),以提高了驅動力,同時改善了低速時的操控性。雖然一次減速比(Primary Reduction Ratio)同為1.717,但二次減速比(Secondary Reduction Ratio),Hornet 為3.000,CB 則調整為2.812,偏向較長的齒比,這有助於在高速巡航時抑制引擎的轉速。

 

CB1000F引擎基於CB1000 Hornet,但凸輪軸和變速箱進行了改進。其缸徑及衝程均為76毫米 x 55.1毫米,壓縮比為11.7

CB1000F引擎基於CB1000 Hornet,但對凸輪軸和變速箱進行了改進。其缸徑及行程兩者均為76mm x 55.1mm,壓縮比為11.7。

CB1000 Hornet 分為 152ps STD(1,342,000 日元)和 158ps SP(1,584,000 日元)兩個級別,配備排氣裝置以及 Ohlins 和 Brembo 配件。照片為 STD 版本

CB1000 Hornet 採雙級距配置,STD標準版有 152ps (1,34萬2,000 日元)和 SP版則具備158ps,並配備排氣裝置、Ohlins 和 Brembo 配件(1,584,000 日元),。照片為 STD 版本

CB1100 相位氣門正時示意圖。與第一、二進氣凸輪相比,只有第三、四進氣凸輪的氣門關閉時間較晚

CB1100 相位汽門正時(Phase Valve Timing)示意圖。與 #1、#2缸相比,只有#3、#4缸的進氣凸輪延遲了汽門的關閉時間。

輪軸和其他部件的變化導致了平穩的功率輸出特性,從低轉速到高轉速沒有下降,使其在任何速度下都易於操作

透過凸輪軸和其他部件的變更,獲得了從低轉速到高轉速都沒有斷層的平穩輸出特性。使其在任何速度區間都易於操控。

 

循跡控制系統升級至配備 IMU 的高階版本

CB1000 Hornet的循跡控制系統(Traction Control)是基於前後輪轉速差來控制的標準類型。然而,CB1000F 額外增設了能偵測車身動態的6軸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慣性測量單元),這使得它具備了能媲美最新超級運動車型(Supersport)等級的循跡控制能力,能夠進行更精準、更細膩的的控制。同時,也配備了彎道ABS(Cornering ABS)。

支撐這一系統的懸吊(避震)方面,前輪採用了SHOWA(Astemo)製的 SFF-BP (Separate Function Fork-Big Piston)倒立式全可調前叉。後輪雖為分離加壓式單避震,但其連桿比(Link Ratio)設定為CB1000F 專用,而與 Hornet 作出區隔,據稱有助於實現更自然、輕快的操控感與優異的騎乘舒適性。

此外,鋼製的鑽石型車架車架雖沿用了Hornet 的設計,但副車架(Seat Rail / Sub frame)則為全新設計(角度較 Hornet 更低),以提升雙載的舒適性與裝載能力。寬敞平坦的雙載後座,以及存在感十足的大型車尾整流罩,與那些尾部設計緊湊的現代復古車型劃清界線,展現出 CB1000F 獨有的個性。

煞車系統方面,前輪為310mm 雙碟+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後輪為 240mm 單碟+單活塞卡鉗。前後卡鉗均為NISSIN(Astemo)製品,這部分延續了CB1000 Hornet STD標準版的規格。

 

據說前端幾乎與大黃蜂相同,前後懸吊設定比大黃蜂軟得多

據說前輪周圍的結構幾乎與HORNET相同,前後懸吊避震設定比HORNET 軟很多。

懸吊採用專為CB1000F設計的連桿。後減震器似乎具有可調預載和回彈阻尼力

採用專為CB1000F設計的連桿。後避震似乎具備預載和回彈阻尼調整功能。

後座寬敞平坦,非常適合雙人騎乘和載貨。後擋泥板和座椅底部採用再生材料製成

後座寬敞平坦,非常適合雙人騎乘和載物。順帶一提,後擋泥板和座椅底板使用了回收材料,也有助於節省資源。

照片為Hornet車架。 CB1000F的座管安裝角度有所改變,後置形式也進行了修改

照片為Hornet 車架。 CB1000F的副車架安裝角度似乎有所改變,修改了車架後部上揚的輪廓。

 

豪華SE版採用單一配色

引擎啟動採用智慧鑰匙(Smart Key)系統。儀錶板為5吋全彩TFT液晶螢幕,並標準配備 Honda RoadSync,可連接智慧型手機進行音樂播放或導航 App 操作。此外,還配備了可選擇引擎特性及循跡控制介入的的騎乘模式。雖然具體細設定尚未公布,但根據編輯部在測試原型車時確認有3種預設模式(外加 2種使用者自訂模式),其中引擎特性/引擎煞車/循跡控制這三項參數會連動變化。

 

車把呈錐形,配有粗夾鉗。照片中顯示的是SE型號,配備加熱手柄和比基尼式車罩。油箱容量為16公升

採用較粗夾具的錐形把手(Taper Bar)  。照片中顯示的是SE型號,配備加熱手把和比基尼頭燈整流罩,油箱容量為16公升。

據我們從原型機上了解,總共有五種駕駛模式:運動、標準和下雨天,外加兩種使用者可設定模式

從原型車確認的資訊來看,共有五種騎乘模式:SPORT 運動/STANDARD 標準/RAIN下雨天,外加兩種使用者設定模式。

打開鑰匙後,左上角會播放「CB1000F」動畫。儀錶板有三種視覺效果可供選擇,背景顏色也可以選擇白色或黑色。順便說一下,紅色區域從 10,000 rpm 開始,比 Hornet 低 1,500 rpm

打開電門時,會播放「CB1000F」動畫(左上),儀錶板有三種視覺效果可供選擇,背景顏色也可以選擇白色或黑色。順帶一提,紅線區從 10,000 rpm 開始,比 Hornet 低了 1,500 rpm

 

車身顏色如同先前資訊所述,提供「Wolf Silver Metallic (Blue Stripe) / 狼銀金屬色(藍色拉線)」、「Wolf Silver Metallic (Grey Stripe) / 狼銀金屬色(灰色拉線)」與「Graphite Black /石墨黑」三種選擇。據說這些配色的靈感源自 1980 年代在AMA Superbike Race 超級摩托車錦標賽等賽事中大放異彩的CB750F,以及初代 CB750F的經典塗裝。

 

順帶一提,高階版的CB1000F SE 僅提供俗稱「史賓沙配色」。這款 SE版以STD標準版為基礎外,還裝配了比基尼頭燈整流罩、水箱護網、加熱手把、快速換檔系統(Quickshifter)以及專屬色縫線座椅,價格為159萬5000日圓(比標準版高出19萬8000日圓)。這些配件也可作為原廠配件單獨選購。

Wolf Silver Metallic (Blue Stripe) / 狼銀金屬色(藍色拉線)

Wolf Silver Metallic (Blue Stripe) / 狼銀金屬色(藍色拉線)

Wolf Silver Metallic (Grey Stripe) / 狼銀金屬色(灰色拉線)

Wolf Silver Metallic (Grey Stripe) / 狼銀金屬色(灰色拉線)

Graphite Black /石墨黑

Graphite Black /石墨黑

Wolf Silver Metallic (Blue Stripe) / 狼銀金屬色(藍色拉線)

Wolf Silver Metallic (Blue Stripe) / 狼銀金屬色(藍色拉線)

SE 版除了比基尼頭燈整流罩外,還配備了水箱護網、加熱手把、快速換檔器和專屬色縫線座墊。

SE 版除了比基尼頭燈整流罩外,還配備了水箱護網、加熱手把、快速換檔器和專屬色縫線座墊。

 

與最強競爭對手KAWASAKI Z900RS 紙上比較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根據 Honda的官方資訊進行報導,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大家最關心的「最強競爭對手」——Kawasaki Z900RS 進行紙上比較。

 

 

首先,Honda 將 Z900RS 視為頭號目標的意圖非常明顯。在春季的車展發表會上,開發團隊也曾坦言:「我們不得不考慮(Z900RS的價格)。」CB1000F的定價策略充分反映了這一說法,儘管兩者排氣量相近,Honda 仍實現了比對手便宜8.8萬日圓的定價。讓我們將 CB 與 Z 系列的所有型號按價格順序排列:

 

型號 價格(日圓)
CB1000F 139萬7,000
Z900RS 148萬5,000
Z900RS Cafe 151萬8,000
Z900RS Yellow Ball Edition 156萬2,000
CB1000F SE 159萬5,000
Z900RS SE 170萬5,000

 

 

配備Öhlins與Brembo的Z900RS SE 姑且不論,CB的 STD 標準版與 SE版正好將 Z900RS 的其他型號夾在「中間」。這或許是Honda的市場策略:以 130萬日圓的價格吸引目光,若想要追求更好的配置,則有SE版可供選擇。接下來,讓我們比較一下消費者會關心的其他規格(以STD標準版作比較,紅色粗體為CB數據):

 

規格 CB1000F Z900RS
座高 795mm 800mm
車重 214kg 215kg
排氣量 999cc 948cc
最大馬力 124ps/9000rpm 111ps/8500rpm
最大扭力 10.5kg-m/8000rpm 10.0kg-m/6500rpm
油箱容量 16L 17L

這些數據彷彿達出:「Honda 絕不允許任何指標輸給Kawasaki!」(笑)對於自 2018 年首次亮相以來,連續七年穩坐日本大型電單車/摩托車銷售冠軍寶座的Z900RS,老實說 Honda 過去一直缺乏能與之抗衡的車型。CB1000F的年銷售計畫 5,000 輛,幾乎與 Z900RS 的年銷售量相當,從這一點也隱約可見其與Kawasaki 的競爭意識。

話雖如此,Z900RS 目前尚未符合 Euro 5+ 環保法規,因此最快可能在今年秋季便會推出新款。雖然備受好評的外觀應該不會有太大改動,但由於基礎車款 Z900 已在今年春季改款中加入了電子油門(Electronic Throttle)、快速換檔系統、定速巡航(Cruise Control)和 IMU 等配置,因此新版 Z900RS 也很有可能會跟進。

Honda 計劃在 10 月 29 日開幕的「Japan Mobility Show 2025 (日本交通移動展)」上展出 CB1000F/SE。說不定在同一個場地,Kawasaki 也會帶來驚喜發表,這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報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