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驯服的猛兽,Honda VTR1000SP-1 承载赛道基因的硬派跑车

为征战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WSB),Honda开发了 VTR1000SPW 赛车。 VTR1000SP-1 作为其认证车型,是一款能够合法在一般公路上驰骋的厂车,堪称Honda史上的一款极具代表性的高性能车款。

为在WSBK争胜而专门开发的Honda VTR1000SPW

要理解 VTR1000SP-1 的意义,就必须了解 WSB 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 这项始于 1988 年的赛事,对不同气缸数的引擎排气量和最低重量有着不同的规定,例如四缸引擎上限为 750cc,双缸引擎则为 1000cc。

在 WSB 早期,Honda曾凭借 VFR750R (RC30) 取得辉煌战绩。 但自 1990 年代起,Ducati凭借 888、916、996 等车型,在 WSB 赛场上占据统治地位。

为了打破Ducati在 WSB 的统治,Honda决定推出搭载 1000cc V 型双缸引擎的赛车。 尽管当时Honda已有 VTR1000F 这款 V 型双缸运动车型,但这款全新的赛车由 HRC(Honda赛事部门)主导开发,而基于赛车的认证车型则由“本田技研”负责。

VTR1000SPW 作为厂队赛车应运而生,而市售版 VTR1000SP-1 则在 2000 年正式发售,2002 年推出了改良版的 VTR1000SP-2。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本土,仅在 2002 年限量发售了 10 台 VTR1000SP-2 的赛车基础版本,并未正式推出一般公路规格车型。

Honda VTR1000SPW 工厂赛车在 2000 年由 Colin Edwards 夺下 WSB 世界冠军,这是 Honda 在 WSB 赛场上的一大里程碑。虽然隔年冠军宝座被 Troy Bayliss 骑乘的Ducati 996R 夺走,但 VTR1000SPW 在 2002 年成功复仇再次登顶。

2003 年 WSB 赛事规则的重大变革,允许所有气缸数车辆使用 1000cc 排气量,促使本田在 2004 年选择投入更具竞争力的四缸 CBR1000RR,VTR1000SPW 也因此在短短四年内结束了其 WSB 征程。

车体的设计完全以纯种赛车为出发点,可以说只是在 VTR1000SPW 上加装了头灯等道路配件而已。

高耸的双出排气管,以及线条精简的尾壳,都充满了赛车气息

高耸的双出排气管,以及线条精简的尾壳,都充满了赛车气息

这是限量 10 台在日本发售的 VTR1000SP-2 赛事基础车款。 公道版本并未在日本推出

这是限量 10 台在日本发售的 VTR1000SP-2 赛事基础车款

尽管 WSB 生涯短暂,VTR1000SPW 在其他赛事中却大放异彩。2000 年至 2003 年间,由加藤大治郎和瓦伦蒂诺·罗西等顶尖车手骑乘,在极具挑战性的铃鹿 8 小时耐久赛中缔造连续夺冠的纪录。

此外它还在充满传奇色彩的曼岛 TT 赛事和美国的Daytona 200 英里赛事中取得胜利,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由于其高度赛车化的设计,市售版甚至有人形容它为“仅仅加装了方向灯的赛车”,足见其与赛道的紧密连结。

对赛道性能毫不妥协的市售版本VTR1000 SP-1

VTR1000SP-1 是作为 VTR1000SPW 的市售认证车型而开发的,是一款不妥协、极具挑战性的高性能跑车。 与当时主要竞争对手Ducati所使用的钢管车架不同,SP-1 采用了极为粗壮的钻石型铝制车架。 这种设计虽然提供了极高的刚性,但也使得车辆在弯道中的灵活性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在后续的 SP-2 型号中,Honda对车架刚性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具弹性,以提升弯道性能。

尽管搭载的是双缸引擎,VTR1000SP-1 并没有给人纤细的印象,跨上车的瞬间就能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强悍气息。 低矮的分离式手把和后移脚踏营造出极具攻击性的骑乘姿势,加上造型硕大的油箱,都让人联想到纯粹的赛车。 坦白说要将这辆车骑乘在日常城市道路中,确实需要相当的决心和体力。

铝制的钻石型车架搭载 90° V 型引擎。 由于车架的强度过高,SP-2 便降低了车架的强度

铝制的钻石型车架搭载 90° V 型引擎。 由于车架的强度过高,SP-2 便降低了车架的强度

前叉采用 Showa 制 43mm 倒立式设计,提供精准的操控感。后悬吊则舍弃了常见的 Pro-Arm 单摇臂,改采双摇臂设计,提升车身刚性。轮框为经典的五幅式造型,搭配前 120/70-17、后 190/50-17 轮胎,兼顾操控灵敏性与抓地力。煞车系统采用前 320mm 双碟盘搭配 Nissin 制四活塞卡钳,提供强大的制动力,后煞车则为 220mm 单碟盘搭配单活塞卡钳,确保制动平衡。

VTR1000SP-1 搭载一具水冷四行程 DOHC 四汽门 90° V 型双缸引擎,排气量 999cc,缸径×行程为 100×63.6mm。虽然其设计继承了 VTR1000F 的 V 型双缸架构与上盖一体式汽缸等元素(VTR1000F 缸径×行程为 98×66mm,排气量 996cc),但引擎本体由 HRC 重新设计,可视为全新引擎。

SP-1 使用与CBR250RR相似齿轮驱动凸轮齿轮系统,取代 VTR1000F 的链条驱动,汽缸材质也从铸铁升级为镀镍硅涂层,提升耐用性与散热效率。此外PGM-Fi 燃油喷射系统与 Ram Air 冲压进气系统的加持,使这具引擎具备 133PS/9500rpm 的最大马力与 10.7kgm/8000rpm 的最大扭力。然而,高转速输出的特性,也意味着低转速域的操控性相对较弱。

引擎是由 HRC 经手打造,缸径×行程为 100×63.6mm 的 999cc,最大马力为 133PS/9500rpm。 包含护盖类都使用了镁合金等材质,打造出不逊于赛车的规格

引擎是由 HRC 经手打造,缸径×行程为 100×63.6mm 的 999cc,最大马力为 133PS/9500rpm。 包含护盖类都使用了镁合金等材质,打造出不逊于赛车的规格

VTR1000SP-1 以赛事夺冠为目标而生,并非单纯的“赛车仿制品”,而是为了符合参赛规范而领牌上路的“认证车款”。它在设计上并未过度考量日常使用的便利性,极致的性能导向是其最大特色。

后期款 VTR1000SP-2 透过调整车架刚性与悬吊设定,提升了操控性,但其“认证赛车”的本质并未改变,与一般市售车的易操控性仍有明显区别。然而,VTR1000SP-1 这种硬派的设计,在日本摩托车历史上实属罕见,充分展现了 Honda 追求极致性能的赛车精神。

2000 VTR1000SP-1 主要规格

・长×宽×高:2025×725×1120mm
・轴距:1409mm
・座高:813mm
・车重:222kg
・引擎:水冷式4冲程DOHC4汽门V型双缸999cc
・最大马力:133PS/9500rpm
・最大扭力:10.7kgm/8000rpm
・变速箱:往复式6档
・油箱容量:18L
・煞车:F=碟式、R=碟式
・轮胎:F=120/70-17、R=190/50-17

この记事が気に入ったら
フォローしよう

最新情报をお届けしま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