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许多骑摩托车的人会改排气管?
不免俗的还是要先来聊聊这个话题。
改装摩托车就像是人会穿衣打扮一样,对每一个喜欢摩托车的人来说为自己的爱车打扮也是拥有它的乐趣之一。
特别是改装排气管,对内燃机引擎的摩托车来说更是如同灵魂一样的存在,从性能或是美学的角度来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时候你可能会有疑惑:原厂设计好的排气管,为什么需要改装呢?
事实上原厂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各国各地的环保与噪音法规,而在过程中势必得做出一些取舍与妥协,比如:更重的重量、相对保守的外观,或是选择适合量产的材质与造型等等。
因此,对于那些改装排气管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就像是“拿回原本就是属于他们的东西”白话来说,就好比参加赛跑时不会穿着皮鞋或长裤一样。同时在不同排气量、不同引擎设计的摩托车上,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声浪,更是其中令人着迷的醍醐味。
另外,其实对车辆开发的厂商来说,他们对“开发更优秀的原厂排气管”这件事情也非常重视,因此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种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共同意识。
例如:HONDA 最新的公升级运动车款 CB1000 HORNET 就在排气管中设计了阀门,透过让 ECU 根据引擎转速控制阀门开度,达到兼具噪音与性能等作用。
关于排气管,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既然是“改装”就必然会面临法规上的问题,改装排气管所衍生出的验车与噪音等相关规定,几乎是所有玩车人最为头痛的地方。
其中最令人困扰的,莫过于这些法规本身存在不少“模糊地带”,导致各地方的监理与执法单位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对改装相关的处理方式也因此争议不断。
图片来源:中时新闻网
大约从 2021、2022 年 (甚至可能更早) 开始 ,政府对噪音与改装的管制变得更加严格,也出现了我们常听到的“静城专案”、“大执法”等词汇,各地政府依据自己的标准与模式,针对改装展开不同程度的管制。
而在山路、重要市区街道上,也开始出现摆摊式临检与科技执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想必就是桃园地区当年曾有执法人员直接杀进车行开单的事件。这些政策虽然立意良善,却也无形中为民众带来不少困扰,甚至有些使用原厂排气管的车辆也遭到误判,在摩托车圈子里,曾一度引发不小的混乱。
图片来源:公视新闻网
在这个混乱局面之下,2023 年底政府公布了“改装排气管认证新制”,2024 年作为缓冲期、2025 年正式上路。这项新制让排气管改装首度有了明确的法规规依据,只要依照规定完成检验或登记,就能被视为如同原厂排气管的“合法排气管”。
当然一部分的人持悲观态度,认为即使有了新法规,仍可能因为执法单位标准不一而导致混乱;但也有不少人持乐观想法的人,则是乐于见到改装终于摆脱过去模糊的灰色地带,现况终于有所改变、迈向有序的发展。
吉村政府认证管诞生的起点
也许是因为在 Webike 上班的都是一群爱车成痴的人,让我们开始思考:是否能为台湾的摩托车圈子做点什么?这并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毕竟我们自己的车也有改排气管 (大笑) ,不只是为了大家、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因此在新法规公布的当下,我们心中也悄悄埋下了一颗“要把真正的合法排气管带进台湾”的种子。除了希望获得法律上的认可,更希望让大众能够理解:我们追求的,是一个能让玩车文化与日常生活互相尊重、彼此不冲突的环境。
约莫在 2023 年底、2024年初,我们就开始着手评估适合哪些品牌和车款适合投入开发,同时也如火如荼的积极准备 2024 年缓冲期所需的检验资讯与流程。就这样,我们一脚踏进了这个“排气管的大坑”,故事也从这个地方开始。
接下来,我们的编辑部将与开发团队一起,分享更多关于“吉村政府认证管”诞生背后的故事,欢迎每一位热爱摩托车、喜欢吉村的车友们,持续关注我们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