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残酷擂台要带来的戏码,就是众所瞩目、顶尖白牌速克达的对决;KYMCO KRV 180 与 SYM DRG BT!
![]()
内容大纲
前言
SYM 在 2019 年末推出 DRG BT 时,可说是在速克达市场投下了震撼弹!顶尖的规格搭配概念车般的超帅造型,改写了国产速克达的外型设计,再加上 SYM 独有的三零科技加持,使其至今仍有超高讨论度。
![]()
不过竞争对手也不是省油的灯,KYMCO 在去年底端出了 KRV 180 应战!凭借著在大羊领域固锁式引擎科技的下放在 KRV 180 车上开发出全新的 PTM 传动系统。靠着这项国产车中首见的技术以及多项电控的导入,让 KYMCO KRV 180 的呼声一度盖过 SYM DRG BT。
![]()
虽然 DRG BT (105,000元) 与 KRV 180 TCS (123,800元) 的价格有些落差,但既然网友就是敲碗想看这两车对决,小老婆编辑部就测给你看!
接下来我们会测试下列项目 :
马力机实测
0-800m 加速
绕锥测试
60-0km/h煞车测试
市区操控
山道操控
置物空间
后座测试操控接口
马力机实测
按照惯例,上马力机前我们会将胎压打到标准值,并且采用固定传动的方式测试,以取得真实的引擎输出。
KYMCO KRV 180
最大马力 13.1hp@7,436rpm
最大扭力 14.0Nm@4,048rpm
![]()
![]()
SYM DRG BT
最大马力 12.2hp@8,828rpm
最大扭力 15.9Nm@ 3,956rpm
![]()
![]()
透过软件将两车的马力数据交叠比较,可以看出在低转速时 DRG 的表现强一些,但在常用转速域 5,500 到 8,000rpm 都是 KRV 大胜!整体来说 KRV 180 的马力表现比 DRG BT 优异不少,不过让人出乎预料的是 DRG BT 的扭力竟然比 KRV 还大。至于 0-800m 加速数据就不是这样了,继续看下去吧!
![]()
0-800m 加速实战
首先进行的是 0-800m 距离的同场加速较劲。大魔王 Singer 与卡普皆采用标准骑乘姿势进行加速。当然啦,为求公平起见,体重较轻的一方会在车箱内放入相对重量的物品以示公平。
![]()
测试车手一号 : Singer
装备重量:95.9 kg
![]()
测试车手二号 : 卡普
装备重量:102.35 kg
![]()
压舱物 6.4kg,将会伴随着 Singer。让加速时两车的负载一致。
![]()
实测前除了加满油之外,也再次确认两车胎压是否为原厂标准值。
![]()
![]()
同场实测见真章
我们以 QSTARZ 6000S 做为测试仪器,两车两人将会交换位置、交换车辆的方式交叉测试,一共进行 4 趟 0-800m 加速实测,取最佳成绩为实测结果。
![]()
令人意外的是,万众瞩目、较晚推出且排气量较大的 KRV 180 从起跑到中段位置都落后于 DRG BT。
![]()
尤其在通过中段时能够明显看出两车的差异,虽然不同趟次两车距离有所差异,但每次都是 DRG BT 跑在前头。
![]()
透过数据化的结果我们能得出, DRG BT 从起步到常用的中段速域表现都是比较出色的,只有在高速时 KRV 180 才逐渐追上。仔细看我们测试的数据,KRV 180 从 0 加速到时速 100km/h 的时间其实比 DRG BT 来得短,通过 800m 的时速也比 DRG BT 来得快。但 0-90km/h 的数据皆是 DRG BT 胜出、DRG BT 自然就更快通过 800m 的距离。从这样的结果我们也能看出,若是将测试改为 0-1km 的话,或许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了。
![]()
零后仰、PTM 谁厉害!? 绕锥测试测起来
在开始绕锥之前,先来看看两车的前后配重吧!毕竟强调运动性能的两车,前、后配重对于运动性能来说自然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上磅秤之前,我们也已经先把油箱加满了!
量测结果如下,KYMCO KRV 180 的重量要比 SYM DRG BT 重了 13.5kg,也就是重了将近 1 成。而在前后配重比例方面,DRG 与 KRV 的比例分别为 43 : 57 与 46 :54,前后配重表现都算相当出色,但采用 PTM 系统的 KRV 180 仍略胜一筹!
![]()
KYMCO KRV 180 上秤!
![]()
![]()
SYM DRG BT 上秤!
![]()
![]()
绕锥测试开始!
紧凑的绕锥挑战,十分注重车体刚性与悬吊设定,考验著车辆的运动性,够灵活才能在此项目胜出!
大魔王 Singer 表示:“采用 13 吋轮圈的 KRV 实际骑乘起来竟然比 12 吋运动速克达还要灵巧!这就是 PTM 系统最有价值的地方,能够充分减轻簧下重量,灵活度让人印象深刻。”
![]()
“DRG BT 不仅有低重心设计,虽然输 KRV 那么一点、但前后配重也接近 50:50,将传统速克达设计的极限做到淋漓尽致,前后悬吊的搭配与零后仰技术在这项测试中确实起到显著的效果。”
![]()
从结果来看,这项目是 SYM DRG BT 胜出,原因在于 DRG BT 不仅轻了 10kg,灵敏的油门反应与强调中低速的扭力,绕起锥来如鱼得水。KRV 180 的部分,虽然倾倒速度和后轮反应都比 DRG 更棒,但导致 KRV 失利最大的原因在于油门反应较慢、引擎前段出力较不敏锐,再加上前避震器行程较长的原因,让 KRV 在绕锥项目趋于弱势。
![]()
而我们也针对开、关 TCS 来测试 KRV 的绕锥反应,虽然测试时无暇看仪表 TCS 灯号有无亮起,车身动态也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关闭 TCS 所测出来的成绩确实是比较优异的。
60 – 0km/h 煞车测试
KYMCO KRV 180 煞车规格
前制动 270mm 碟盘 x 单向双活塞卡钳
![]()
后制动 234mm 碟盘 x 单向双活塞卡钳
![]()
不得不说,KRV 180 的煞车手感很棒、总泵的造型也较精致。
![]()
SYM DRG BT 制动规格
前制动 260mm 碟盘 x 单向双活塞卡钳
![]()
后制动 230mm 碟盘 x 对向双活塞卡钳
![]()
两车的 ABS 都使用 BOSCH 10 ,因此我们执行 60-0km/h 煞车测试,分别针对前煞车、后煞车,以及前后一起全力煞车测试。
KRV 煞车表现 – 全力前煞车时,后轮会微微浮起,但 ABS 很快就会侦测到、并介入,煞车过程还算平顺。而在后煞车的部分、锁死后也会立即点放、不会发生偏移的状况。最后说说前+后煞车吧,不仅能明显缩短煞车距离,后轮浮起的幅度比单煞前轮更小,整体相当稳定。
![]()
DRG BT 煞车表现 – 仅煞前煞车时,ABS 及时介入完全没有后轮浮举的情况,后煞车与 KRV 相似、也十分稳定无偏摆。前+后全力煞车亦十分稳定、也没有后轮浮举的情况。
![]()
测验结果如下 :
从下表数据来看,KRV 180 在单独煞前煞与后煞的情况下表现都优于 DRG BT,但前后一起全力煞车的情况下,两车的表现算是平分秋色。
![]()
山道操控
车辆操控性也可说是三零科技与 PTM 系统的对决,在实际测试之前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其原理。
![]()
SYM DRG BT – ZRSG 三零科技
三零科技分别是零后仰悬吊、零延迟启动以及零噪音零污染怠速系统。主要影响操控的,是其中的零后仰悬吊,是透过独家引擎吊架设计,防止引擎上抬、加速更快更稳定。
![]()
KYMCO KRV 180 – PTM 系统
透过 PTM 传动机构将 CVT 变速箱前移,摆脱速克达后悬吊与变速箱一体的命运,不仅大幅降低后避震器负担,固锁式引擎更是能将质量结合至车架,创造出有如档车的运动性能。
![]()
先来说光阳的 KRV 180 的操控感吧,KRV 在山路上骑起来完全不像是一台 144kg 的车,反倒给人犹如 YAMAHA 四代劲战那样灵巧、轻盈的操控感,进出弯完全不费力,收油、顺顺的倾倒就可以克服大多数的弯道。
![]()
前后 13 吋轮圈配上长行程的前叉,在台湾的山路上相当好用,尤其是像台三线那种高速弯道,骑一次就会爱上,可以说是弯道操控感受目前最厉害的白牌速克达,我想这就是 PTM 系统的价值所在。
![]()
DRG BT 虽然是传统速克达架构,但三阳却将车辆重心与配重发挥到淋漓尽致,135公斤以 13 吋轮径车款来说相当轻。
![]()
轻巧的车重与配备再加上三零科技中的零后仰悬吊系统,让引擎和前后轮放在同一直线上,同级对手很难再找到能与 DRG BT 一拼高下的车款。
![]()
市区操控
除了弯道操控性,也分享一下一般的骑乘感受,KRV 180 的 PTM 系统,是将引擎与打档车一样固定在车架上,因此先天的条件让引擎震动比较明显,虽然有双平衡轴的加持但抑震性似乎有限。与一般的速克达相比,怠速的后照镜抖动和加速时屁股传来的酥麻感,对于第一次骑乘这款车的朋友来说可能要习惯一下。
![]()
此外,KRV 180 右边的传动箱为了要散热而做成半外露式,因此加速的噪音会比较大,而左边的皮带传动系统在减速时则会出现一点口哨声,这些状况都是正常的。前后煞车拉杆行程较长且 Q 软、手感很棒,有点像是改装卡钳与总泵的感受,坐垫十分舒服,长途骑下来屁股也不会痛。
![]()
DRG BT 的引擎运转相当安静,加上三零科技的零噪音零延迟启动,整体使用都相当方便。传统 CVT 传动箱可以利用传动外盖内侧的海绵来阻隔噪音,因此车辆运转相对安静,整台车声音比较明显的地方,应该是那只会被误会成是改装管的原厂排气管吧!
![]()
DRG BT 的起步与前段加速都十分充沛,可以轻松的脱开车阵,是 DRG BT 最迷人的地方。
![]()
长途油耗的部分 KRV 180 与 DRG BT 分别约 30.6km/L 与 31.2km/L,油耗表现差异不大。
前置物空间
KRV 180 前置物较大,放入冰坝杯绰绰有余,因此一般 700c.c. 手摇杯也能轻松放入,更不用说 600c.c. 宝特瓶了,一次塞入三瓶都没问题。
![]()
![]()
DRG BT 前置物就相当有限,冰坝杯不可行之外,600c.c. 宝特瓶也只能放一瓶。
![]()
![]()
脚踏空间
两车都能放入标准尺寸的登机箱,但 KRV 180 的脚踏位置还是稍长一些,且 DRG BT 没有前方的置脚空间设计。
![]()
![]()
踏板没有往前斜的置脚空间,长途骑乘的话没办法换姿势放松一下。
![]()
车箱空间
KRV 180 的车箱容量目视比起 DRG BT 深。
![]()
独特的机构设计缘故,将空滤箱设计在车箱前端。此图也能看到最前方有椅垫自动弹起机构。
![]()
车箱尾部有自动感应式照明设计。
![]()
相较之下 DRG BT 的车箱容量就稍小一些。且无照明、无自动弹起。
![]()
安全帽放入实测
试着放入 Nolan X-803 RS Size : XL 全罩安全帽,两车皆无法盖上。
![]()
#KRV 180
![]()
#DRG BT
Nolan N87 Size : M 全罩安全帽,KRV 180 正放、侧放都能盖上,DRG BT 仍然无法盖上。
![]()
#KRV 180
![]()
#DRG BT
后座心得
后座位置的部分,请大家熟悉的阿娟试坐与我们分享。
![]()
DRG BT 的后扶手虽然帅惨了,但造型上比较不好抓握,相较之下 KRV 180 的后扶手较舒适。
![]()
再来是乘客座高部分,DRG BT 的坐垫比较厚,所以对于身材娇小的女生上车会相对吃力,而 KRV 180 则是车尾较宽,所以很容易卡到大腿两侧。
![]()
![]()
乘客脚踏的部分,DRG BT 没有自动弹出设计,KRV 180 有,两辆车毕竟都是要价 10 万元以上的车款,DRG BT 少了这项实在有些可惜。
![]()
#KRV 180
![]()
#DRG BT
一般来说坐垫面积越大受力面积也会越大,所以长时间坐下来臀部也较不会感到不适。两车相比,DRG BT 的坐垫虽然比较小了一点,但坐垫却是相对软的,不过由于我们并没有两车长途双载体验,所以这方面就不多做说明。
操控接口比较
在仪表的设计方面两车有所不同,DRG BT 将仪表直接固定在把手中央,而 KRV 180 则是在车头处、离骑士的视线较远,但也因为距离的缘故,两车的仪表大小有所不同,但都能清楚辨识需要的资讯。
![]()
#DRG BT
由于功能不像 KRV 180 那么复杂,因此左侧开关配置如同 SYM 常见车款。
![]()
右侧依序是双黄灯、怠速熄火以及启动钮。
![]()
QC3.0 车充,以及 SYM 常见的独立式椅垫开关。
![]()
KRV 180 较特别的地方是额外安装了一个小仪表在把手中央,除了显示如 ABS、TCS 以及引擎故障灯号之外,仪表的选择按键也设计在此。此外,KRV 180 顶规版还配备了 Keyless 以及双 USB 充电插槽,在这部份算是略胜一筹。 (KRV 入门版为传统钥匙、单 USB 插槽)
![]()
#KRV 180
KRV 180 TCS 版本配有 Keyless。
![]()
解锁 Keyless 以及 TCS 开关都在左侧把手上。
![]()
右把手仅有双黄灯与启动钮。
![]()
KRV 180 Keyless 版本具有两个 USB 车充插槽 (5V/2A+QC3.0)。
![]()
外型比一比
KYMCO KRV 180 采用全 LED 灯具,双鹰眼大灯中央为近灯、两侧为远灯。
![]()
![]()
两车都采用上扬的车尾设计,展现出运动气息。
![]()
SYM DRG BT 的车头实在让人印象深刻,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两侧序列式的大灯组吧。
![]()
下方是近灯、上方则是远灯。
![]()
除了特别的大灯之外,昼行灯也很酷、是与方向灯共用,当方向灯亮起时昼行灯就会自动转为橘色并闪烁。
![]()
上扬的车尾亦是 DRG 杰出的一手,透过下置土除与牌架,营造出俐落的车尾曲线。
![]()
两车皆采用五爪轮圈造型,不过 DRG BT 是回旋式,而 KRV 180 则是镂空直五爪。
![]()
![]()
水箱置放位置也不同,DRG BT 摆放在常见的右侧,而 KRV 180 则因为传动的缘故,将水箱放置于左侧。
![]()
![]()
排气管的设计,两车都采用短管,DRG BT 单摇臂能完整裸露出后框线条。
![]()
![]()
KRV 排气管角度更翘、配上 PTM 系统的俐落车尾,不见传统速克达传动与空滤,因此看起来更霸气!
![]()
![]()
KYMCO KRV 180 与 SYM DRG BT 哪辆车的造型更合你的口味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
两车规格表比较
![]()
总结
说实在话,如果只看实测数据的表现,价格更便宜、排气量较小的 SYM DRG BT 似乎完美胜利,但其实骑乘感受很多地方是难以数据化的,所以我们才如此爱骑车、觉得机车很有温度不是吗?像是 KRV 因为低速油门反应不佳,在绕锥败下阵来,但并不代表 KRV 的运动性差,两车战山路的话谁输谁赢还很难说!且在置物空间、机能配备方面,KRV 都是优于 DRG 的,所以除了数据之外、也需要用许多文字来说明。
但最让我们讶异的还是 KRV 180 的骑乘感受与公办媒体试乘时有所落差,尤其时在低速时的油门反应,不免让人有些失望。毕竟两辆车都要价破十万,不能一次到位就可惜了些。
喜爱影音的可以看我们 YouTube 影片介绍
原文出处:[残酷擂台] KYMCO KRV 180 v.s SYM DRG BT 宿命的对决!
资料授权“小老婆汽机车资讯网”
“Webike台湾”编辑部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