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大叔。
论到美式街车,在八、九零年代可是个黄金时期,连那时候的大叔都对如 Fat-Boy 这类帅气的车款深深的着迷。当全世界都为美式街车狂热之时,你知道除了 Harley- Davidson 之外,日本四大车厂都有推出类似的美式机车车款来抢攻这广大的市场,而身为世界的本田,同样也没有放过这块大饼。
相较于数量少、高价位的豪华美式街车,本田想的是如何推出更平价与简单的美式车款来让更多人拥有,于是官方代号 CMX250 Rebel 车款就这样诞生了。
![]()
Rebel 的问世,在当时掀起一阵热潮,许多年轻人对于这辆缩小版的美式街车有着极大的兴趣。与哈雷相比,更轻、更便宜且外型独特的 Rebel 250 可是完全满足当时年轻族群对入门美式街车的梦想。时过境迁,机车界的风潮就像时装的流行那样又轮了一回,高、大、上的高端车款需求逐渐下降,而入门的轻档车市场却越来越大。
![]()
在 2017 年 本田推出了全新改款的 Rebel 300 / 500 ,在全世界各地又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样的对 Rebel 的狂热,趁胜追击的本田更在去年将 Rebel 300 / 500 小幅度改款,整体配备上更具有科技与经典融合的感受,而 Honda Taiwan Motocycle 也以最快的速度引进这辆在世界各地热卖的 Rebel 500 ,并举行媒体试乘活动。
![]()
大叔的试乘心得
融合了运动性能的入门美式车
初次跨上 Rebel 500 让大叔惊觉“好低!”,只有 690mm 的座高,就算是身高一般的骑士都能轻松跨上它,但也因为如此亲民的高度,让大叔这样壮硕的骑士会有种蹲著骑车的感受。但要是换成身材标准或是较为矮小的骑士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
对于大叔而言,腿部的姿势有些显得有些侷促,但跟同为强调运动性的哈雷 Street Rod 相比,嗯~本田的人因工学设计还是强了些,至少在手把与油箱的依靠位置上让大叔觉得轻松许多。
![]()
与 CBR500R 系出同门的水冷式并列双缸引擎,在马力数字上虽没有 CBR500R 来的显眼,但大转油门下的冲劲与声浪,还是会让大叔感受到本田家的一贯传承,只能说调教过后的 Rebel 500 相当有趣,可以文,也能武。
![]()
从 4000rpm 开始的最大扭力,让 Rebel 500 在市区骑乘不是件困难的事,不管是超车还是加速只要转下油门都能轻松地达成,变速箱的接合与换档感相当清晰,新的滑动离合器除了让拉杆省力 30% 左右,对于退档的顿挫抑制也处理得相当柔顺,这些优化的项目,让 Rebel 500 的骑乘感受更为舒适。
![]()
但舒适不就是美式车的强项吗?光只有这点有啥好拿出来嘴的?先前提到 Rebel 500 能在全世界热卖的原因,就是本田将“运动性”加入了 Rebel 500 中。
![]()
刻意收窄的车身线条与腰线让 Rebel 500 不似其他运动美式车款那样粗壮。打个比方,如果 Street Rod 750 是以护具撑起门面的美式足球员,那 rebel 500 就是用裸身冲撞的英式橄榄球选手。加上同级车中最短轴距 (1490mm) 与最轻量(191kg)的优势, Rebel 500 在山道上的表现只能用灵巧、流利来形容,相当令人惊艳。
![]()
Rebel 500 的过弯比起同级的一班大老粗们来的更为犀利,特别是在倾角的表现与回馈。以美式车的标准来看, rebel 500 的倾角已经有着“运动街车”的表现,龙头与手把的设定也不会有一般美式车那样“必雕”的感受。不过毕竟还是美式车款,受限于前倾角的限制,左右转向舵角就不如一般街车来的大。在小巷弄内回车时得多加注意。
![]()
虽说 Rebel 500 的运动性能不差,但碍于前后 16 寸的胖胖胎,如果胎压设定不正确,那么 Rebel 500 的过弯表现将大打折扣。胎压过低过弯就显得笨拙、外抛,胎压过高轮胎抓地又如履薄冰,正确的胎压将是未来 Rebel 500 车主们必须留意的项目。
![]()
总观来说, Rebel 500 大概是目前市场上 C/P 值最佳的运动美式车款,对于那些想要与众不同又能轻松骑乘的骑士而言, Rebel 500 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
车身外观与细部
![]()
新款 Rebel 500 在外观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全车灯系皆升级为 LED 式样。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四眼式大灯组,类似昆虫复眼的造型,让 Rebel 500 更多了份科技外观。
![]()
近/远灯分别为上、下两层设计,远灯启动时近灯同样保持作动。方向灯则与 Monkey 125 类似,但有着内外两圈的设计,平时维持外圈长亮的作用,当切换方向灯时,则变成内圈的灯组闪烁,相当特殊。
![]()
宽广的手把融合了运动街车与美式巡航车款的优点,比街车更为舒适,但是又保有在操控上的精准度。同时为了达到“极简”的风格,工程师将锁头下移至油箱左侧下方,造就了车手把上的干净视觉。
![]()
![]()
高反差的 LCD 液晶仪表。同样采用极简风格,但内部资讯可一样不少。同时也较旧款多了档位显示,这对骑士而言增加不少便利性。
![]()
选择钮位于仪表两侧,一个是模式选择,另一个则是重置键。
![]()
左手把总成:由上而下分别为远 / 近灯与 Pass 灯切换、喇叭与方向灯。
![]()
右侧手把总成:由上而下分别为电门开 / 关、驻车警示灯与引擎启动。
![]()
美式车惯有的风格,使用视觉强烈的胖胖胎则是必要的搭配。前胎为 130/90-16,前叉采用 41mm 的正立潜望式设计。
![]()
前叉为不可调整形式。
![]()
为了打造更佳的质感,前土除采用了与后土除类似的烤漆设计。
![]()
前轮框用了充满运动感受的十幅式设计。
![]()
煞车系统则是 Nissin 单向双活塞卡钳搭配固定式碟盘,煞车力道不愠不火。较为有趣的是为了视觉的一致性,碟盘的内幅条造型设计、颜色与轮幅一致,若不仔细看,会觉得碟盘是漂浮在轮圈上。
![]()
龙头锁则是位于三角台下方,要上锁与解锁时得将钥匙往内下压后再转动。
![]()
油箱盖。
![]()
油箱的线条相当优雅,碍于造型的关系,容量只有 11.2L ,不过官方指出油耗可是有着 29.0km/L 的优异数据,所以不用太担心行驶里程的问题喔。
![]()
侧边的 HONDA 与大翅膀的 logo 采用水贴设计。
![]()
Rebel 500 的并列双缸水冷引擎与兄弟 CBR500R 系出同门,但为了强调中、低转的扭力反应,工程师重新变更了汽缸头的设计,这也导致 Rebel 500 的最大马力略为调降。除了缸头的变动外,供油曲线也做了调整,虽然最大马力同样出现在 8500rpm ,但最大扭力可是提前至 4000rpm 就爆发,完全符合骑帅不骑快的风格。
![]()
为了视觉上的统一,水箱采用消光黑涂装同时标配护罩。
![]()
二合一的排气管在中段处结合,排气声浪碍于环保法规限制略显沈闷。
![]()
左侧脚踏组总成,宽大的橡胶减震垫下隐藏着锯齿状的金属踏板,是否代表着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呢?
![]()
右脚踏总成。
![]()
后摇臂采用圆型钢管设计。
![]()
后避震器为五段弹簧预载可调。
![]()
排气管尾段的防烫盖造型相当特殊。后煞车则是单向单活塞卡钳搭配固定碟,同时备有 ABS 系统。
![]()
类似 Bobber 车款的分离式坐垫,包覆性与支撑性都相当优异。重点是只有 690mm 的座高,连哈比人都能骑啊~XD
![]()
后土除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打造,圆弧的外型加上低伸的 LED 尾灯组,营造出极具延伸的视觉感。方向灯同样也采用 LED 灯组。
![]()
同场加映 周边精品改不完
在国外早已卖翻天的 Rebel 500 ,就是因为拥有良好的素体加上周边五花八门的改装套件,让许多车主改装出自我的独特风格,Honda Taiwan Motocycle 同样也准备了许多原厂精品供车主一并选购。
![]()
马鞍袋、防水包、坐垫与自带风镜的小头罩都是你呈现自我风格的好东西。
![]()
大叔碎碎念
通勤真的很舒服,这是大叔在和 Rebel 500 相处半天后的心得。加上有型的外观,许多改装的套件,还有大腿开开的豪迈骑乘风格,都让大叔摇身一变成了路上行人注目的焦点。
![]()
不到 29 万的售价更是 Rebel 500 的另一大利多,与同级对手相较,便宜的价格、更轻的重量、较低的税金、更好的运动性都是 Rebel 500 的优势之一。虽然最后大叔的大腿还是因为姿势的关系抽筋惹~但这仍不减大叔对于 Rebel 500 的评价。
![]()
这几年本田一直将过往的经典车款重新赋予新的生命,从上次试乘的 Monkey 125 再到 Rebel 500 ,都让大叔感受到旧瓶装新酒的强烈企图。是说六月好像还有大叔的本命车款“Super Cub 125 ”要试乘,这样接二连三的来,是要不要让荷包君活下去啊?
![]()
我是大叔,下次见。
更多照片
![]()
![]()
原文出处:[测报] 2020 HONDA REBEL 500 媒体狂野试驾,平价与好骑一次拥有
资料授权“小老婆汽机车资讯网”























